大发app_- MBA智库 - MBA智库百科
大发app2023-01-31 16:05

大发app

2023开年首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稳物价专题新闻发布会******

  1月1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稳物价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 、副司长牛育斌 、副司长周伴学出席发布会 ,就物价总体形势走势、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持能源价格稳定、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困难群众物价补贴 、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等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答记者问

  央视新闻记者 :请介绍一下2022年我国物价整体情况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物价平稳运行?2023年物价走势如何?

  万劲松:2022年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着力加强粮食 、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着力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调控 ,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 ,全年上涨2% ,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 、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 ,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10%(1—11月份) 的涨幅。国际胀 、国内稳,对比十分鲜明。

  回顾2022年稳物价工作 ,重点是做好“稳民生商品、稳大宗商品 、稳市场预期”三方面工作 。一 是以粮食和生猪为重点、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抓手 ,全力稳定重要民生商品价格 。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及时开展储备调节,缓解生猪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定期调度并指导各地建立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多措并举抓好保供稳价 。二是以煤炭为“锚”,千方百计稳定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创新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 ,明确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实现煤炭价格总体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煤炭价格 的稳定,为稳电价 、稳用能成本奠定了坚实基础。落实好天然气价格政策 ,充分发挥国产气保障作用,完善中长期供气合同机制,保持国内居民用气价格基本稳定。三 是创新预期管理机制,稳定市场预期 。加强政策信息发布,及时释放调控信号。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 ,遏制过度投机炒作 。

  展望2023年 ,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连续丰收 ,生猪产能合理充裕 ,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 、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记者 :重要民生商品关系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国家在保供稳价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

  牛育斌:重要民生商品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202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坚持部门协同、央地联动,围绕粮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过程“不容易” ,成效“不平凡” 。全年CPI中 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明显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10%左右 的涨幅 。国内外粮价涨幅对比更加明显,国际小麦 、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 ,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 ,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 。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狠抓机制建设 。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推动各地建立健全监测预警 、预期引导 、区域协作、储备调节 、产销衔接等方案预案,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完善。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 。密切监测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运行情况,加强市场形势分析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提示预警 。建立定期调度制度 ,对各地保供稳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点进行提醒,压实工作责任,督促补短板、强弱项。

  三是丰富调控手段。指导各地围绕产供储销全链条加强保供稳价。生产方面 ,稳定粮食和生猪生产 ,主产区和主销区共担保供稳价责任 ;督促大中城市落实人均菜地最低保有量要求 。流通方面,推动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强化跨区域合作,开展联保联供 ;指导各地畅通运输物流 ,降低流通成本。储备方面 ,指导各地落实成品粮油 、猪肉 、北方城市冬春蔬菜等储备并适时投放,保障市场供应。终端环节 ,提升大中城市市域配送能力 ,及时开展平价销售,确保终端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

  总 的看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 ,我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已经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较为完备的调控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要。

  澎湃新闻记者:受多种因素影响 ,2022年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攀升 ,国家在保持能源价格稳定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周伴学:2022年,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复杂严峻 、价格大幅上涨,多个国家遭遇能源危机;我国 是能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国际冲击叠加极端天气频发,能源保供稳价面临较大风险挑战 。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 ,在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基础上 ,创新机制、稳定预期 、加强监管“三箭齐发” ,以煤炭为锚着力保持能源价格总体稳定 。2022年1—11月 ,美国、欧元区CPI中能源价格同比分别上涨约27%和38% ,而我国CPI中居民水电燃料价格仅上涨约3%,汽柴油价格涨幅也明显低于美欧 。

  一 是创新机制 。立足以煤为主 的基本国情,坚持系统观念 ,煤价改革、电价改革“双管齐下” ,以机制创新支撑能源保供稳价。改革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按照“下限保煤、上限保电” 的原则,提出煤炭价格合理区间,同步明确煤 、电价格可在合理区间内有效传导 ;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创新建立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制度 ,引导市场交易电价合理形成 。上述改革措施实现了煤价、上网电价、用户电价通过市场化方式“三价联动” ,有效稳住了煤价,进而实现稳电价、稳用能成本。坚持保障民生 ,保持居民 、农业用电价格稳定。

  二 是稳定预期。通过“打明牌、定边界”方式,持续加强宣传解读和预期引导 ,积极应对价格异常波动风险。完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方案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同步发布公告明确煤炭领域哄抬价格行为认定标准,连续发布16篇煤炭价格政策系列解读,编印3000份《煤炭价格政策宣传解读手册》送至煤炭企业和相关单位,部署主产省多次召开政策宣讲会 ,全面完整解读煤炭价格“新政”,促进形成广泛市场共识 。对相关煤炭生产贸易企业、资讯机构开展约谈提醒,及时纠正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炒作等行为 。

  三是加强监管。建立煤炭价格监测和成本调查制度 ,开展煤炭价格指数行为评估和合规性审查。每日监测煤炭出矿、港口、到厂现货价格 ,每周监测中长期交易价格 ,每月调度重点发电企业合同信息,及时了解一手市场价格情况,发现异常波动及时预警处理 。对煤炭价格涉嫌超出合理区间线索开展拉网式调查 、聚焦式核查 ,坚决做到发现一起 、处理一起。

  一系列改革调控监管措施有效稳定了我国能源价格,为稳增长 、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欧美国家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例如,2022年我国居民电价、气价均保持稳定,欧美国家则明显攀升,美国、欧元区2022年1—11月CPI中电力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12.9%和36.3% ,天然气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26.6%和56.5%。

  东方卫视记者 :针对猪价周期性波动 ,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生猪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形势会怎样 ?

  万劲松

  2009年,国家出台了生猪价格调控预案 ,并于2012年、2015年 、2021年三次修订完善 ,主要目的就是缓解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 ,促进生猪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受周期性、季节性 、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 ,2022年生猪市场形势较为复杂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测分析预警,强化预期引导和市场监管 ,加强储备调节 ,精准有力开展市场调控 。一是强化监测预测预警。不断丰富监测指标体系 ,加强调研会商,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发现问题立即预警 。二 是积极开展储备调节 。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 ,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 ,连续13批次收储中央猪肉储备 ,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收储 ,提振市场信心。下半年生猪供应偏紧 、价格一度过快上涨时,连续7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同步投放地方储备 ,增加市场供应 。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醒企业加强行为自律 ,要求不得控量抬价、不得串通涨价 。约谈部分故意渲染生猪涨价氛围的自媒体 ,提醒告诫部分夸大其词的市场机构。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防范资本过度投机炒作。四 是积极稳定市场预期。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信息稿等形式,加强市场预期管理,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 。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 ,缓解了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

  我们关注到 ,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 、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 。各方分析认为 ,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市场动态,按照预案规定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

  深圳卫视记者 :困难群众对物价非常敏感 ,请问国家在价格补贴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目前价格补贴发放情况怎样?

  周伴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一手抓“稳物价”、一手抓“保民生” ,会同有关部门多次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一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在城乡低保对象 、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7类群体基础上,进一步将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和低保边缘人口阶段性纳入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范围,目前共覆盖困难群众约6700万人 。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 。二 是启动条件持续优化 。将启动条件中 的CPI单月同比涨幅由3.5%阶段性降低为3%。目前 ,满足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或CPI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6%中 的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进一步降低了启动条件。三是补贴标准稳步提高。物价补贴发放标准与城乡低保标准挂钩。各地根据城乡低保标准调整和物价上涨情况,及时提高补贴标准。部分地区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放了一次性补贴 。四是发放时效不断提升 。物价补贴发放时限,由早期“按月计算 、按季发放”缩短至当前“按月计算 、当月发放” ,在相关物价指数公布当月发放到位 ,让困难群众尽早拿到物价补贴。五是资金保障更加有力。目前 ,各地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均明确了物价补贴资金来源 。同时,中央财政每年对各地困难群众救助和抚恤优待工作给予适当支持 。通过有力的资金保障 ,能够确保物价补贴足额发放到位。

  2020年以来,各地累计发放物价补贴约375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7.3亿人次 ;其中2022年发放物价补贴约65亿元 ,惠及困难群众约2亿人次 ,对缓解物价上涨影响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临近春节 ,国家如何采取措施保障节日市场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

  牛育斌

  春节是我国重要传统节日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此前工作基础上 ,结合形势发展变化 ,近期又会同有关部门对节日期间保供稳价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再安排 。一 是强化监测分析预警 。指导各地密切监测居民消费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化,跟踪返乡、旅游人员流动情况,分析研判对城乡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的影响,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并作出前瞻性安排。二是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指导各地积极发挥保供稳价主体作用,梳理本地重要民生商品产需 、储备等情况,提前做好充实储备、产销衔接和应急预案等准备 。三 是确保货源充足 。指导各地加强货源调配,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等骨干流通主体加大提前备货、铺货力度 ,丰富品种选择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巡查检查,引导和倡议市场经营者守法合规经营 ,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价格秩序。

  从近期调度情况看,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储备充实,市场价格平稳有序,能够保障广大城乡居民节日期间消费需求 。

  摄影/高弘杰

多地奋力冲刺稳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实现质 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明年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当前 ,多地纷纷抢抓时间窗口 ,全力以赴冲刺经济稳增长 ,并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 。

  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 ,多地相继召开会议 ,释放奋力“拼经济”强烈信号 ,并提前谋划明年经济工作 。

  12月1日 ,河北省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各项工作已进入攻坚冲刺、决战决胜 的关键时期 ,要扎实实施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与接续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12月1日至2日 ,河南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明年经济工作 ,提出要着力扬优势 、补短板、强弱项、稳底盘、激活力 、增动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

  12月2日,上海市召开座谈会,提出抓好重大工程建设 ,推动重点区域发力 ;也要着力锻长板、补短板 、固底板 。黑龙江省日前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今年经济运行工作中 的短板弱项 ,逐一谋划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 。

  从具体抓手来看 ,稳工业 、扩投资、促消费仍 是“重头戏” 。贵州省提出 ,要把产业发展摆在首要位置 ,坚定不移推动新型工业化 ,大力推进产业强省建设 ,全面增强优势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福建省要求,强化项目攻坚 ,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券 、专项借款等,加快推进各类投资项目建设进度 ,谋划生成更多大项目 ,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安徽省提出 ,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统筹抓好促消费系列政策 、生活服务业纾困等政策落地实施,加大汽车 、家电等大宗商品促销,结合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近日 ,多个省份还纷纷“组团出海”拓市场 ,其中既有广东 、浙江 、江苏 、福建等传统外贸大省,也包括四川 、湖南这样 的内陆省份 。

  四季度对全年经济运行十分重要。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 ,各地区各部门应努力抓住四季度关键期、年初开局期 、政策窗口期 ,全方位 、多维度发力,巩固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继续实施积极 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 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 。

  稳增长 ,要以自身发展 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 ,明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 ,转型到了关键时期,需要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将逆周期与跨周期政策通盘考虑和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各项经济工作 。

  “经济增长与就业 是同向关系,没有合理的增长 ,就业就不可能得到保障 。稳就业和稳物价则可以共同保证人民生活水平。”连平表示 ,所有“稳”的前提 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因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稳增长,要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认为 ,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三稳”和“四敢” 。“三稳” 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 ,即稳增长 、稳就业和稳物价;“四敢”则 是“让干部敢为 、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四敢”导向有利于调动各方摸索试错 的积极性 ,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 。

  “当各方都‘敢为’‘敢闯’‘敢干’和‘敢首创’ 的时候 ,活力和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中国经济就一定会好 。”徐高说 。

  对于稳增长的预期目标 ,近期多位经济学家提出了分析建议 。比如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建议 ,明年应提出不低于5% 的增长目标 。由于今年基数低 ,如果明年上半年能够大部分或者全面摆脱疫情冲击的影响,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 ,尤其是改革开放加大力度,稳预期 、稳信心见到成效 ,实际增速还可能更高一些,应力争今明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左右。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则撰文表示 ,明年我国经济的合理增长区间应为6%至7%。这个区间意味着在今年较低的增长基数上,明年经济明显恢复,今明两年平均增速有望达到5%左右 ,与2020年—2021年的两年平均增速持平 。

  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稳增长,要着力激发内生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 的拉动作用 。

  庞溟认为 ,预计下一阶段的工作将针对社会有效需求偏弱的矛盾,以消费 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支撑 ,重点着眼于扩大国内需求,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 、扩大有效投资为抓手 ,以深挖潜 、重视大宗消费 、促进消费复苏为补充,通过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调动企业部门和社会资本积极性,推动稳增长 、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有效实施、接续发力 。

  连平表示 ,明年在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和消费恢复仍可能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仍将继续扛起“稳投资 、促增长”大旗 。较大的财政支持力度和较为充裕的项目储备 ,将成为明年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两大支撑 。随着技改投资和高技术投资需求的不断释放 、民企经营状况的改善带动投资积极性的提升和金融信贷的大力支持,制造业投资也有望继续维持较高增长 。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 ,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核心一点 是预期转弱,特别 是民间资本对于未来 的信心和预期不足。因此,2023年国家将更加重视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

  “当前 ,我国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我国应对冲击能力强 、政策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并没有改变 。随着经济政策更多向短期稳增长和长期促发展聚焦 ,更加注重激发各方活力 ,中国经济一定能加速回稳向好。”徐高表示 。(本报记者 熊 丽)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